邮编:510630
联系电话:13825135033
座机:020-87566352
邮箱: gzzhongheng@163.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地面塌陷事故频发:我们何时才能脚踏“实”地?
自2005年7月22日广州海珠区江南西路与江南大道中交接处的海珠城广场工地发生大范围塌陷,现场一片混乱,其中海员宾馆北侧因不堪重负再次发生大面积坍塌,早上煤气罐破裂引发大火。这场事故让施工不当造成地面塌陷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施工地对周边建筑造成有可能造成巨大影响的想法也第一次走入普通老百姓的视野。
再此之前谁能想到自家旁边的施工地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地陷事故,殃及一片无辜群众呢?根据澎湃新闻的慧科新闻数据库中显示,有将近72%的地面塌陷事故属于人为原因引发,其中因地下管渗漏、破裂、坍塌、老化引起的占大多数,因施工不当造成的坍塌紧跟其后。
坍塌事故让人引起恐慌,而在事故发生后能够明确追责的只有寥寥数起。于是乎地下管道破损就像是一个不定时“炸弹”,埋在看不见的地底,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然而,地面塌陷是可以预防的吗?
回答是当然可以,早在2016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颁布了我国第一部《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导则》(RISN-TG024-2016)。2018年3月1日,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发布了协会团体标准《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规范》(T/CMEA2-2018)。
广州市政协委员陈忠华在2019年1月15日,曾提交《关于开展广州市道路塌陷灾害预警的提案》,其中提及,“城市道路病害埋深较浅,仅在地下数米之内,探地雷达法较为有效、快速、无损害的完成城市道路的安全隐患探测”。
19年5月,新疆克拉玛依曾引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5所研制的新型人工智能探地雷达,用于“透视”城市地下多材质的市政管线、油线,并监测城市道路空洞、疏松、富水等情况。
近几年地陷事故频发的大背景,是中国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但如果不正视地陷事故背后的原因且不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即便基础建设极速推进,一座缺少结实路面的城市也难以称得上是好城市。